線上文物特展
唐朝(近似龍門石窟)七面淨瓶觀音立姿法像
時代: 唐朝時期(西元618-907)
出土地點: 傳世品
尺寸: 高度:約185 cm 
長度:約 40 cm
寬度:約31 cm 
重量:約900 kg
質地: 花崗岩
數量: 1件

此件為唐朝(近似龍門石窟)七面淨瓶觀音立姿法像,觀音髮冠上有六面觀音,加上法像本身總共有七面觀音,是觀音為教化利益眾生而有的七種化身(七種化身是千手觀音、馬頭觀音、十一面觀音、聖觀音、如意輪觀音、准胝觀音、不空羂索觀音),髮冠最頂端為佛陀首,髮冠中央則為標準唐朝時期的佛陀。

面相豐滿,頭部為水波式髮型,肉髻相對于隋代較為高聳,大耳下垂帶耳飾,神情莊重慈祥,是標準唐朝時期菩薩法像臉型和特徵。

身材比例勻稱,體態豐腴、飽滿,袒露的胸肌起伏變化,縮腰使腰身明顯(S腰身),上身袒露至腹,下穿羅裙,腰部有束帶。服飾華美、帔帛環繞,瓔珞精緻,衣服輕薄透體,紋線流暢自然,衣紋流暢,下身衣褶懸搭於座前若臺布。右手持淨瓶,左手自然垂下持佛珠,跣足立於蓮座之上。

手持佛珠體現觀音的解脫德,即徹底擺脫無明煩惱和種種束縛,達到大自由大自在的境界,表現「眾生念佛,佛念眾生」同等同體的慈悲精神。觀音右手的淨瓶中盛裝幫助眾生解脫苦難和痛苦的甘露,多數淨瓶觀音瓶中甘露常遍灑,表示觀音菩薩毫不保留、付出一切普渡眾生,此件觀音淨瓶瓶口則朝上,代表是讓信眾守住家財、事業的豐收瓶。中座為束腰式,中央有佛陀,座底部是蓮瓣底座。

日本法隆寺現有供奉唐朝時期(西元719)傳入日本的白檀木雕九面觀音立像,與此件之面相、服飾、瓔珞近似,但髮冠、法像姿勢、蓮座有些微不同,可推論該木雕法像應是以此件為基礎而雕刻。因龍門石窟在唐朝時期有大量造像,加以此件法像質地與龍門石窟之石材近似,因此推論此件應為龍門石窟之法像。此件約三十年前流落至台灣,是標準唐朝時期石窟佛像,重要的珍貴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