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文物特展
大明成化初期官窯礬紅海濤青花龍紋描金貼花雜寶紋大盤
時代: 明朝成化時期(西元1464-1487)
尺寸: 高度:9.4 cm 
口沿直徑:40.9 cm
底足直徑:23.9 cm
重量:2,800 g
質地: 瓷器
數量: 1件

此件為大明成化初期官窯礬紅海濤青花龍紋描金貼花雜寶紋大盤,口沿壁薄、外撇,口沿內外繪標準青花國產料雙圈,盤中以國產料打邊,進口料塗實繪製標準明朝成化時期宮廷常見的捲葉紋,盤中心繪以標準明朝宣德、成化時期豬嘴龍紋飾,龍鬃、龍眉向上,龍鬚向前,是正統、標準明朝宣德、成化時期龍紋,與台北故宮典藏一致,此件以泥金描繪龍爪、眼眶、龍鬚,並以描金點綴龍身,呈現出龍紋的霸氣和宮廷之穩重。龍紋外繪標準明朝宣德、成化時期礬紅色系的海濤紋,盤內壁細紋貼花為雜寶紋,工藝精美,盤外緣以國產料打邊、進口料塗實,繪海獸紋,並用泥金點綴海獸眼睛與牙齒等部分。盤底外圍用青花國產料繪有捲葉紋,並以泥金描金。釉面勻淨,釉汁肥膩滋潤,釉色白中微青、釉面的玻璃化程度較高。明朝成化初期青花還有進口料,中後期即無使用進口料,此件是成化初期瓷器,青料使用國產料與進口料混合之混合料,含鉛、錫量高,國產料微吃進胎骨、進口料吃進胎骨,發色帶灰藍,微帶黃褐、綠褐標準物理反應。描金是標準泥金,原料為金粉加汞,用毛筆描上後還經過低溫燒,礬紅鮮豔帶橘紅,色系和礦物物理反應是宣德時期流傳至成化時期之礬紅,與清朝康熙時期偏粉紅的礬紅(胭脂紅)色系不同。露胎處呈現糯米胎,胎質疏鬆,胎泥淘煉較精細,使用高嶺土,胎質細膩白淨,此件拉坏後壓坏,胎體薄、修胎精美,胎泥中含有少量金屬雜質,氧化後在底足露胎留下細小的黑色星點,底足內微凸、盤內底微凹,足底足緣修圓平足,是標準明朝宣德、成化時期官窯修胎工藝。口沿外圍有標準國產青花“大明成化年製”六字楷書款,「明」字的「日」高度與「月」齊平,「成」字的點與橫平等,「化」字「匕」比「人」略高,「年」字比右旁的「明」字略高,第四畫作右斜點,「製」字上的「制」較寬,下方「衣」較窄,且「衣」不過「刂」。此件標準、精美的大明成化初期官窯礬紅海濤青花龍紋描金貼花雜寶紋大盤,是當今現存明朝成化時期非常少見之青花礬紅大件珍貴瓷器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