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文物特展
明朝中後期十一面千手千眼觀音圖
時代: 明朝中後期(西元1572-1644年)
出土地點: 傳世品
尺寸: 長度:約171 cm
寬度:約92 cm
質地: 工筆礦物彩布質壁畫
數量: 1

此件是明朝中後期千手千眼觀音圖,此幅壁畫使用藏畫法,也叫喇嘛水陸道場畫法。先選用可以捲起,便於攜帶、收藏和張掛的柔軟畫布,布先用一個特製木框繃在上面拉緊,再上糨糊加入明礬後的膠礬水,糨糊加入明礬讓糨糊具有收斂、凝結、防蟲、防腐等功能,但年代久遠會讓布與紙產生天然風化現象、易脆,此幅畫布畫紙的易脆程度即符合明朝中期至今會有的風化程度,再用白土加膠,用光石磨壓,塗磨之後,布松下來,再拉繃一次,反覆多次,畫成之後不致發生畫布收縮而變形變樣。

 

顏料是用標準明朝中後期的天然礦物彩料,呈色依然鮮豔,但有明顯年代久遠風化現象。畫工繁複細緻,與法海寺內壁畫之畫工如出一轍,菩薩和天女、仙人的神態姿勢、衣著紋飾,以及背景捲雲畫法,整體畫風、畫法和布局方式相似。此幅畫中央為千手千眼觀音,觀音冠上有十一面,頂面是佛面,十一面代表所有諸佛,眼瞼低垂呈思考狀,眉心中央有白毫,頭部比例較大,身形沉穩端正,上半身面積較大,著有藍色披肩的天衣,下身著有描金仰覆式蓮花團紋之紅色褲裙

 

觀音手心有眼,手持施無畏、日精摩尼、月精摩尼、寶弓、寶箭、軍持()、楊柳枝、白拂、寶瓶、傍牌、鉞斧、髑髏寶杖、數珠、寶劍、金剛杵、俱屍鐵鉤、錫杖、白蓮花、青蓮花、紫蓮花、紅蓮花、寶鏡、寶印、頂上化佛、合掌、寶篋、五色雲、寶戟、寶螺、如意寶珠、罥索、寶缽、玉環、寶鐸、跋折羅、化佛、化宮殿、寶經、不退轉金輪、蒲桃等法器,露雙足立於華麗蓮座上,蓮座蓮瓣以蓮花和標準明朝中後期捲葉紋為飾,觀音上方有寶傘蓋,寶傘蓋左右有天女,觀音左右則是婆菽仙人為侍。觀音、天女與婆菽仙人衣著皆華麗細緻,和法海寺內壁畫之畫風、畫工同出一轍,應是明朝中後期宮廷畫家所繪製。此幅壁畫是明朝中後期宮廷畫家利用藏畫方式繪製的大型精美佛教文物壁畫,布質壁畫保存不易,此件雖布質易脆,但整體保存完善,是大型精美布質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