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文物特展
明中期銅鎏金文殊普賢菩薩法像
時代: 明朝中期(西元1464-1567)
出土地點: 傳世品
尺寸: 高度:約 62/63 cm
重量: 約 32/35 kg

質地: 黃銅鎏金
數量: 2

此件組為明中期銅鎏金文殊普賢菩薩法像,菩薩頭戴寶冠,寶冠如扇狀散開,髮髻高聳,臉型偏方、頭部比例較大、耳垂長過下巴,眼瞼低垂呈思考狀,身形沉穩端正,上半身面積較大,著有披肩之天衣,配戴精細的瓔珞珠寶,是標準明朝中期佛像特徵。

 

文殊菩薩持說法印,以自在坐姿端坐獅子身上,獅子開口、身上配戴有精細的瓔珞珠寶,蓮花座為仰覆式蓮花座,上半部蓮瓣較小,蓮瓣頂端微翹

 

普賢菩薩則手持說法印,自在坐姿端坐大象身上,大象身上也配戴許多瓔珞珠寶,做工精緻,蓮花座蓮瓣頂端微翹,是標準明朝時期蓮花座特徵。

 

法像銅胎胎體厚,銅胎外先上一層護胎紅漆再鎏金,明中後期至清朝和近代,已無上護胎漆之作法,胎體有銅胎之氧化效應,與清朝銅鎏金相比,胎體重,也和現代較死沉的銅胎不同,鎏金色澤偏深黃色,是明朝中期標準的鎏金方式與銅胎。

 

鑄造方式是標準大型脫蠟法,局部有微細沙孔,紋飾細膩,與現代用鑄造範沙法製作,光身或紋飾較少的製作方式截然不同。此組為出土後傳世,因此鎏金有百分之八十以上已氧化自然脫落,法像整體有老化包漿現象,經重新擦拭整理,手感溫潤。此件底盤遺失已久,內部有老化現象,法像局部有標準明朝時期銅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