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文物特展
清道光時期仿乾隆銅鎏金掐絲琺瑯自在觀音法像
時代: 清朝道光時期(西元1820-1850)
出土地點: 傳世品
尺寸: 高度:約50公分
長度:約 30 cm
寬度:約20 cm
重量: 7,885 g
質地: 銅鎏金
數量: 1

清道光時期仿乾隆銅鎏金掐絲琺瑯自在觀音法像,法像髮冠中央為阿彌陀佛,臉型長、表情慈和,身形莊重、舉止自然

 

胸前裝飾瓔珞珠寶,衣襬長、露雙足,雙腿自在安坐於海濤岩石上,右手持線條流暢的彩帶置於曲起的右腳,左手置於身側,左腳低垂踩金蓮花和海濤,姿態率性隨和,顯露出如皇公貴族般的王者風範

 

底蓋已遺失,法像背後底部有「乾隆御製」楷書款,「隆」字上「攵」的撇和捺長度相似,「御」字中央豎筆未突出,「製」字的「朱」、「巾」豎筆未分開,是清朝道光時期仿乾隆時期的落款方式之一。

法像袈裟和岩石上之紋飾,皆以掐絲為邊,再填厚實、不透明的琺瑯礦物彩料。

 

法像琺瑯礦物彩料放大後觀之有雜質、沙眼,係因為低溫窯燒燒製,法像本身琺瑯彩以較深色的湖水綠為底,菊花、烏巴拉花等茂盛的花卉紋飾,代表國運昌隆,都是標準清朝道光時期宮廷常見的色系和紋飾,岩石部分以掐絲琺瑯彩料表現出似水墨的渲染、暈散質感,突破以往常見的琺瑯彩運用方式。

胎體少部有天然包漿銅胎之氧化效應,和清朝初期銅胎相比較厚重,與明朝銅鎏金相比胎體微輕,也和現代較死沉的銅胎不同,鎏金色澤暖黃,是清朝中、後期標準的鎏金方式。此件鑄造方式是標準中型脫蠟法,局部有沙孔,紋飾細膩,與現代用鑄造範沙法製作,光身或紋飾較少的製作方式截然不同。

此法像局部有重新修補、整理過,鎏的色系、法像袈裟邊緣與彩帶的紅色礦物彩料以及有渲染質感的岩石相互輝映,完美搭配。此件清道光時期仿乾隆銅鎏金掐絲琺瑯自在觀音法像,保存完善、銅鎏金手感潤滑,是難得一見佛像與藝術完美結合呈現的精美文物。